HOME> 下载专区> 九年级上册《湖心亭看雪》中考真题10篇(分师生版).docx

九年级上册《湖心亭看雪》中考真题10篇(分师生版).docx

2025-10-10 12:18:52

第PAGE1页(共NUMPAGES1页)

九年级上册《湖心亭看雪》中考真题10篇·学生版

一.文言文阅读(共10小题)

1.(2025?广州)“我见青山多妩媚”,古代诗文中有很多书写山川之美的作品,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观照和体悟。同学们做了整理和归纳。

【甲】

崇祯五年十二月,余住西湖。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。是日更定矣,余拏一小舟,拥毳衣炉火,独往湖心亭看雪。雾凇沆砀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,湖上影子,惟长堤一痕、湖心亭一点、与余舟一芥、舟中人两三粒而已。

到亭上,有两人铺毡对坐,一童子烧酒炉正沸。见余大喜曰: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!”拉余同饮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。问其姓氏,是金陵人,客此。及下船,舟子喃喃曰:“莫说相公痴,更有痴似相公者。”

(张岱《湖心亭看雪》)

【乙】

虎丘,中秋游者尤盛。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。遂使丘壑化为酒场,秽杂可恨。予初十日到郡,连夜游虎丘。月色甚美,游人尚稀,风亭月榭,间以红粉、笙歌一两队点缀,亦复不恶。然终不若山空人静,独往会心。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,昏黑无往来,时闻风铎,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。又今年春中,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。夜半,月出无人,相与趺坐①石台。不饮酒,亦不复谈,以静意对之,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。生平过虎丘,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。友人徐声远诗云:“独有岁寒好,偏宜夜半游。”真知言哉。

(李流芳《游虎丘小记》)

[注]①趺坐:盘腿而坐。

(1)下列句子中,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

A.上下一白/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.及下船/徐公何能及君也

C.山空人静/空乏其身D.时闻风铎/唯闻女叹息

(2)下列对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,正确的一项是

A.士女倾城而往/笙歌笑语/填山沸林/终夜不绝B.士女倾城/而往笙歌/笑语填山沸林/终夜不绝

C.士女倾城/而往笙歌笑语/填山沸林终夜/不绝D.士女倾城而往/笙歌笑语填山/沸林终夜/不绝

(3)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。

①莫说相公痴,更有痴似相公者。

②月出无人,相与趺坐石台。

(4)这两篇小品文都书写了人与自然的相遇,请结合文段完成表格。

所记之事

所写之景

所抒之情

画面

特征

甲文

湖中雪景

寂寥空旷

淡淡忧思

乙文

虎丘夜游

山中夜色

2.(2025?湖北)小雯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,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。

摘录一:

晓至湖上

厉鹗

出郭晓色微,临水人意静。

水上寒雾生,弥漫与天永①。

折苇动有声,遥山淡无影。

稍见初日开,三两列舴艋。

安得学野凫②。泛泛逐清景。

[注]①与天永:与天相连。②野凫:野鸭。

摘录二:

崇祯五年十二月,余住西湖。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。是日更定矣,余拏一小舟,拥毳衣炉火,独往湖心亭看雪。雾凇沆砀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,湖上影子,惟长堤一痕、湖心亭一点、与余舟一芥、舟中人两三粒而已。

(节选自张岱《湖心亭看雪》)

摘录三:

诗贵得江山之助。王荆公居钟山,每饭已,必跨驴,一至山中,或舍驴,遍过野人家,所云:“独寻寒水渡,欲趁夕阳还”,“细数落花因坐久,缓寻芳草得归迟”也。苏子瞻谪黄州,布衣芒屦,出入阡陌,每数日,辄一泛舟江上。晚贬岭外,无一日不游山。故其胸次洒落,兴会飞舞,妙诣入神。我辈才识远逊古人若跼蹐一隅何处觅佳句来?

[注]跼蹐(jújí):拘束而不敢放纵。

(节选自廖景文《蜀画楼诗话》)

(1)【批注】诗中“,”两句与“雾凇沆砀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”意境相似。

(2)【随感】全诗语言洗练,情景交融。诗中的“”“”“清”等词将西湖晨晓的特色尽写无余。

(3)【圈点】小雯在摘录中标注了四个疑难字词,请帮她解释。

①拏:②拥:

③谪:④阡陌:

(4)【释义】小雯用横线画出了最喜欢的句子,请你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
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。

excel2019符号怎么找(excel表格符号在哪里找)
【討論】我好奇問一下 (關於官方封鎖帳號) @絕地求生 PUBG 哈啦板